食也,時也
媽媽的味道有台灣小農勤苦實作的大道理,當然還有父母那種如同養育小孩般的時時眷顧。
所謂的時時眷顧有一個奧秘,那就是糖進入鳳梨纖維的係數比,跟時間長短、跟溫度高低,
跟季節跟水份有著為微妙的關係,那正是藍家一脈相承,和在地的風土所孕育的經驗。
經過長久的醞釀,土鳳梨的風土沒展現在鮮果上,而是在鳳梨酥上;就像葡萄的風土展現一樣,得在一桶桶經過時間掏洗的玉液瓊漿葡萄酒裡,才盡得真髓,如果說,土鳳梨酥是對台灣風土的禮讚,那藍優盡的土鳳梨酥便是對父祖四代的盛饗。
藍優盡依然守著靜靜的秀水鄉早餐店的後場,守著媽媽的味道和守著祖上的鳳梨味。這個守著不只是謙卑,其實是莊嚴。那味道的莊嚴是曾祖父藍元和祖父藍文在父子兩代獲得總督府鳳梨耕種改良一等賞的光榮,那獎狀是在昭和十八年(民國31年),而味道是父親藍邦郁十四歲跟著長輩”開始四處”綁園種鳳梨,對鳳梨風味嚴格挑剔的耳濡目染。
十歲的小小張占哭著,在雨季來臨前的大水溝裡匍匐前進著,慘白的臉怎麼都不敢抬起,轟隆隆的B-29轟炸機彷彿就像荔枝樹園裡小黑蚊在耳朵邊飛來飛去。時間是1931年前後。 空襲開始了,對張占來說,真是難以言喻的緊張和又釋放。因為後來學校宣布了”疏開”,學校不用去了,自然不用當班長了。
食也,時也
媽媽的味道有台灣小農勤苦實作的大道理,當然還有父母那種如同養育小孩般的時時眷顧。
所謂的時時眷顧有一個奧秘,那就是糖進入鳳梨纖維的係數比,跟時間長短、跟溫度高低,
跟季節跟水份有著為微妙的關係,那正是藍家一脈相承,和在地的風土所孕育的經驗。